投资4000万元,兴建国际标准化生产车间,自动化程度达到80%,产能达到10万吨,设备和管理水平能与跨国食品巨头达能集团一较高下。上面一系列数据的“主人”是马奇(山东)食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马奇公司)。听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介绍,记者仍然将信将疑。近日,带着疑问,记者走进该公司位于山东沂水县的生产车间,一探究竟。
生产车间所在的楼房,分为办公区与车间区,两者之间仅隔着一块透明玻璃。站在办公区走廊,能清楚看到车间全貌。
进入1楼包装区前,必须要经过不锈钢风淋室,以吹掉身上的毛发或细小东西。与上面楼层不同,1楼热闹非凡,生产线上的员工数倍于2、3楼。循着包装线看,首先接触的是一台看上去不起眼的金属检测仪。生产的食品经过此机器后,直径大于等于1毫米的铁,或者直径大于等于1.5毫米的非铁物质,都能剔除出来。“我们一台金检仪就10多万元。”刘芳叶语气略带自豪地说,只要仪器半小时检出3次或1小时检出5次金属,就要向企业相关部门汇报,停机查找原因,隔离产品等待处理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马奇公司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质量管控,每一个岗位都有细化的质量控制要求,并将细化的质量控制表分发到每一个岗位,具体培训到每一位员工。以包装环节为例,饼干有无破碎,里面是否混有杂质,包装纸的热封是否漏气,都有具体的质量控制规定。
现场采访时,正碰上包装车间的员工李金红拿着两包苏打饼干,放到负压检测仪里,将气压调到-0.2,检测食品外包装是否漏气,半小时测一次,每台机一次测两包,只要外包装不冒气泡,表明密封状况良好。而测完的两包饼干当场即被拆包废掉。“不能要,因为水里的微生物会很高,怕污染产品。”
一进入3楼和面间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塔架和数条管道,完全不是想象中面粉飞扬、人员忙碌的场景。面粉从哪里进来?又是如何和好的?“面粉、棕榈油、水等原料都是计量好后,通过管道直接抽到和面锅里。”面对一脸疑惑的记者,刘芳叶笑着说,整个楼层只需3位工人,等待面和好后,将其推到连接3楼与2楼的一个面斗里,然后自动输送到2楼。
“成型必须要好压。”正在现场负责和面的王师傅透露了和面诀窍。看似简单的一句话,但要保证和的面配合好后续的成型等环节,其中的“火候”拿捏是关键。其中,调配比例是否严格遵循工艺标准,直接决定着和面质量。记者现场看到一份调面质量控制配料表,其上详细记录着和面用的每一种配料用量,每一锅都会记。
面和好输送下来后,下一步的工作就交给2楼的切面机。顺着一段梯子,记者爬上切面机平台,伴随着“嗤嗤”的工作声,电子控制的切面机根据成型机“消化”的面量多少,智能控制着切面速度。
在生产车间2楼成型烘烤区,工人依然屈指可数。“成型机基本上都是触摸屏控制。比如摁摁‘小电脑’,就可以轻松调节输送带速度。”成型机生产线员工韩兴军转过身指着机器上的手轮表示,这用来调节成型机两个辊子的间距,以此精确控制面皮的薄厚度。
紧挨着成型机的是液化气烤炉,经过和面、成型等工序后,成型的食品将被送进90米长、1.2米宽的炉体。透过工人打开的炉体观察口,记者看到排满输送带的正航牌奶油苏打,正接受两层火焰的高温炙烤,表面逐渐变成棕黄色。
“像这种苏打产品,烘烤温度基本控制在200℃以上。不同产品的温度控制一般不同,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,面火、底火的温度以及每个炉区的温度可能都有差别,操作工严格按照研发部的规定流程操控炉火。”刘芳叶说。
而这种操控,都是通过触摸屏电脑实现,在现场工人演示下,记者注意到,烤炉上的“小电脑”能够调节饼干网带速度的快慢、食品所需喷油量的多少以及炉火的大小等,操作方便快捷。
满满一烤炉的食品,如何保证同一种产品的色泽度一致?在2楼车间的烤炉旁,有一个样品架,标注着“8、9、10”等不同时间段,一些时间段上各摆着3片饼干。这是做什么用的?“每小时取出3片饼干,看一下同一班次色泽是否稳定,以免有的颜色深,有的颜色浅,这当作一个参考。”刘芳叶说,这涉及到色泽、形状、起发度等感官指标评价。
资料整理:赵德平@了更多的风淋室详细信息,请登录:http://www.swtjh.com
0532-82275046